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院部动态 >> 正文

【建筑学院】党建引领,第二课堂赋能,培养新时代乡村建设人才 ——建筑学院2023级建筑工程技术“一村多”学员开展专业研学实践活动

时间:2025年03月26日 点击: 作者:洪迪甫 编辑:李霞 打印本页

3月22日,建筑学院组织2023级建筑工程技术一村多学员赴崇阳县王世杰故居、白霓古堰等地开展“第二课堂”专业研学实践活动,党总支书记石裕勤,院长曾学礼,党员教师伍根、舒祖珍、邱丽辉、洪迪甫、周景润等一同参加本次活动。

研学活动首站,参观原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王世杰故居。王世杰故居位于崇阳县白霓镇回头岭村,清代建筑,共有大小房屋20余间,是王世杰的出生地,具有较高的纪念意义、教育价值和传统民居研究价值。2014年,王世杰故居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崇阳县完成王世杰故居抢救性修缮。师生们详细了解古建筑保护工程,参观故居内陈设的实物、绘画、图片等,了解王世杰一生的光辉业绩和回头岭村王氏祖传家风家训。纷纷表示要学习和传承本地优秀传承建筑文化,增强文化自信;要弘扬优良家教家风和家庭美德,培树优良教风学风和党风政风。

参观考察王世杰故居

学习王世杰故居文物保护工程

了解王世杰生平事迹和王氏祖传家风家训

研学活动第二站,师生们来到白霓古堰考察学习。白霓古堰位于崇阳县白霓镇油市村,据文献记载,古堰最早建于五代后唐时期,千余年来发挥着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作用,灌溉面积约3.5万亩,是我国古代大规模砌石结构水利工程的典型代表。2023年,白霓古堰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名录。师生们实地考察白霓古堰的水利工程结构和作用,感受古代水利工程的魅力和智慧,增强了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同时感悟人水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理念,提升专业素养与家国情怀。

参观白霓古堰展览馆

现场考察古堰工程

本次活动以“党建引领+专业赋能+文化浸润”为主线,通过实地考察、技术解析与交流研讨,构建起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立体化教学场景,创设“专业认知+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目标,既强化了“一村多”学员对专业技术的掌握,又通过沉浸式学习激发服务乡村建设的责任感,同时推进了学院教师党支部党建品牌创建工作。以此为新的起点,“一村多”学员们纷纷表示将更加努力地学习,积极投身到乡村建设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乡村振兴“头雁”作用,为推动家乡的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文:洪迪甫

图:舒祖珍

审核:石裕勤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118号

办公室电话:0715-8255518  

招生办电话:0715-8259788、8066656  

信访接访电话:0715-8255518、8217038

扫码关注我们新媒体

版权所有 ©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鄂ICP备:10021055号-1公安部备案号:42120202000035、42120202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