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科技文化、普及科学知识,激发师生对科学的探索热情,2025年4月23日,建筑学院科普大赛在211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本次大赛吸引了学院师生的广泛关注,12位选手围绕科技领域的多元议题展开精彩对决,为现场观众呈现了一场兼具专业性与趣味性的建筑知识盛宴。

学生讲解科普作品
比赛现场,选手们紧扣“传统建筑智慧”“绿色低碳技术”“未来城市想象”等热点领域,巧妙运用PPT、微缩模型、动画演示等多元形式,将复杂的科技知识转化为生动易懂的科普内容。从“BIM技术书写雄安篇章”到“水的力量如何点亮世界”,从“中国天眼”到“可控核聚变与ITER磁体技术”,选手们的讲解深入浅出,既有对科技原理的深度剖析,也有对行业前沿的前瞻性解读,充分展现了建筑科学的独特魅力。

洪迪甫老师进行点评
经过激烈的主题陈述比拼,杨可同学凭借《蓝天中的利刃——鸣镝空天战机》脱颖而出,摘得桂冠;佘功明、李玉琴分别以《青年如何用BIM技术书写雄安篇章》《隐秘芬芳的卫士——石楠花》荣获二等奖;《手势识别的医疗辅助机器人》等3件作品荣获三等奖。
随着颁奖仪式的圆满结束,建筑学院科普讲解大赛正式落下帷幕。然而,建筑科普的征程从未停歇。正如选手们在讲解中传递的理念:建筑不仅是冰冷的钢筋水泥,更是人类对美好居住环境的永恒追求。这场充满匠心与创意的赛事,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更多人对建筑科学的热爱与探索热情,为建筑学科的科普工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学生科科长为获奖选手颁发荣誉证书
本次大赛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选手们在准备和讲解过程中,不仅深入钻研专业知识,还通过生动有趣的表达方式,将复杂的建筑理念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内容,传递给观众。这一过程不仅激发了他们对建筑科学的探索热情,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学生们进一步提升了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未来,建筑学院将持续深化此类科普活动,不断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以科普为桥梁,培养更多有情怀、有能力的建筑人才,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居住环境贡献智慧和力量。
图/文:王立含
一审:郭燕
二审:石裕勤
三审: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