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职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咸职新闻 >> 正文

《“一村多”十年回访》吴浩林:青春在“硒” 望的田野里闪光

时间:2025年07月13日 点击: 作者:李明 打印本页

正值盛夏,湖北省咸宁市双溪桥镇杨堡村的千亩农田里,富硒生姜苗在阳光下舒叶吐翠,田埂边,皮肤黝黑的00后新农人吴浩林拿着检测仪对土壤硒含量边探测边记录。

2017年,为破解乡村人才短缺难题,咸宁启动“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由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具体实施,面向咸宁农村地区,定向培养懂技术、能扎根、用得上、会致富的乡土人才。2022年,作为该校“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学生,吴浩林组建“硒”望无限团队,在校内外专家的指导下,结合创业项目主攻生物态硒种苗硒化培育技术。

咸宁并非富硒地区,“我们给作物定制‘营养餐’。”吴浩林指着试验田介绍,团队优选金凤1号生姜原种,通过组培技术改良品种,使产量较传统留种提升 20%以上;在大米种植中,抗病虫的雅香优等品种成为“硒吸收能手”。

同时,团队研发精准硒含量调控技术,这如同给土壤装上“智能控制器”,通过叶面喷施与土壤改良协同作业,配合长期监测机制,让硒元素精准“入驻”作物。

如今,吴浩林团队掌握22项实用新型专利,同步推出“五统一、三免费”服务——统一供种、技术、农资、标准、销售,免费提供冷链仓储、技术培训、市场信息。这些举措助力当地300余户农户在缺硒土地种出“黄金作物”成为现实。

吴浩林还组建起200平方米的基地直播间,线上用镜头讲述“一块富硒姜的成长故事”,科普补硒知识;线下则与 大型超市、酒店等建立直供合作。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全链条得以打通,这里的富硒生姜、富硒大米等农产品销往武汉、湖南、江西等地。

“创新不是实验室里的数字游戏,而是要让农民口袋鼓起来。”吴浩林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记满了农户需求与技术改进方案,他想要继续努力,让家乡这片田野迎来振兴新“硒”望。

作者:陈柳茵 朱娟姐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联系我们

地址:湖北省咸宁市咸宁大道118号

办公室电话:0715-8255518  

招生办电话:0715-8259788、8066656  

信访接访电话:0715-8255518、8217038

扫码关注我们新媒体

版权所有 ©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鄂ICP备:10021055号-1公安部备案号:42120202000035、421202020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