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至11日,校党委委员、总会计师胡绍山率代表团一行6人及中俄合作办学专业的10名学生,远赴俄罗斯鄂木斯克、莫斯科两地,开展为期5天的校际交流与合作洽谈活动。通过挂牌合作平台、召开专题会议、签署合作协议等系列举措,与俄罗斯高校达成多项合作共识,为学校国际化办学注入强劲动力。

图一 代表团师生在鄂木斯克国立交通大学合影
7月7日下午抵达鄂木斯克后,出访代表团师生与鄂木斯克国立交通大学国际处及相关系主任、专业教师等一同见证挂牌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海外实习实训基地。该基地的建立,将为中俄合作办学专业学生提供技能提升的优质实践平台,通过课程衔接、实训对接等方式,实现赴俄留学“无缝衔接”。

图二 胡绍山与鄂木斯克国立交通大学校长会谈
7月8日,代表团在鄂木斯克国立交通大学密集开展交流活动。上午参与中外合作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短期交换生项目研讨、挂牌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海外工程技术中心等多项重要议程同步推进。当日下午,代表团再接再厉,完成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俄罗斯鄂木斯克国立交通大学教师研修交流中心挂牌;参加两校学术合作会议,系统学习俄方在应用技术研究领域的先进理念与方法,为学校补齐国际化学术科研短板提供重要参考。

图三 召开中外合作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会议
7月9日上午,代表团抵达莫斯科,随即与莫斯科国立通讯与信息技术大学展开深度对接。在教师海外培训研讨会上,双方围绕教育教学创新、科研团队共建、人才联合培养等议题深入交流,达成“共享优质师资资源、共研教学改革项目”的合作共识,计划通过联合开发课程、共建教研团队等方式,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师资队伍。下午代表团与莫斯科国立通讯与信息技术大学签署短期交流交换生项目协议,将为学生提供学期交换、短期实训等多元化学习选择,助力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

图四 胡绍山签署短期交流交换生项目协议
7月10日,代表团聚焦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前沿,与莫斯科国立通讯与信息技术大学专题研讨鲁班工坊建设,针对鲁班工坊的核心内涵、运行标准、产教融合机制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明确了学校参与荆楚工坊建设的实施路径,为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奠定基础。在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教学与学术研讨会上,代表团系统吸收俄方在模块化教学、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先进理念,为学校优化国际化人才培养方案提供新思路。



图五 实地观摩专业实习实训基地
此次俄罗斯之行,代表团通过搭建3个国际化合作平台、签署1项交换生合作协议、开展6场专题研讨,不仅深化了与俄罗斯高校的务实合作,更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研平台搭建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未来,学校将以此次出访成果为契机,持续推进与俄罗斯高校的常态化交流机制,将合作共识转化为具体项目,在学生联合培养、教师互派研修、科研联合攻关等领域实现新突破,为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贡献“咸宁职院方案”。
图文:饶雄兵
一审:赵德良
二审:李明
三审:易逸